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动态语文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动态语文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2010年03月30日 16:16:39 来源:王沙蒙 访问量:1083
 
为打破高中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僵化、沉闷的状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驻马店市第一中学语文组在李文忠校长的领导下,开展了动态语文教学教改实验,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现已初具规模,取得了显著实绩。
动态语文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它突破了原语文教材选文上的狭隘性,针对语文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和技术化,提出了自己一整套的教学理念,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与此同时,新的教育观念对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具体说来,可以从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方面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转换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教育也一样,一个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决定着他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动态语文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更好地实施动态语文教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否先进,是否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由单一的知识性教学转变为多元的综合性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传授单一的学科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多学科多方位多技能的横向交流。在现代高考指挥棒和现行教材的约束下,教师除了两眼紧盯高考考纲、大幅度地为学生灌输知识、千方百计地探索各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外别无选择。这样的后果往往是:学生学会了解各式各样的题,对付各式各样的考试,说起单一的学科知识一套一套的,而对创新、对实践、对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却一窃不通。一句话,在旧的教学思想的统帅下,我们教出的是应试型的偏才,而不是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才。
相比之下,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为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转变教育思想的诸多便利。我们教师应该在变传递型为引导型,变专制型为民主型,变信息的传递者、课堂的操纵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指导者和协作者的前提下,从多个角度多个领域引导学生进行兴趣学习,如将语文课与历史课时政课联系起来,将语文的语法学习与英语的语法学习联系起来,将语文的写作训练与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报告的写作和小论文的写作联系起来,将语文的文言文阅读与数学的古典著作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联系起来等等。其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快乐学习。如对小说或故事性强的课文可让学生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对诗歌可让学生自己组织诗歌朗颂会,对散文可结合电视上的“电视散文”让学生自演自拍,对议论文可让学生进行辩论,变枯燥为生动。还可以把写作分解成摄影小说、网上交流、热点争鸣、班级诗集等形式。再次,要突破课本意识,把语文教学的视线扩大到整个社会,以人生作教材,以社会作教材,以自然作教材。如让学生看电视上的广告,谈广告的创意,写广告词;让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加强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让学生经常走出封闭的校园,去自觉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从自然和社会中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人生经验,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学生的大语文观念等等。
在由单一的知识性教学向多元的综合性教学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平等意识和民主作风,要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和感情的交流,对某个问题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意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由“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向动态教学方式的转换,由“千人一面,万人一书”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向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转变,真正让语文课“动”起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学生有“两弱”,即创新能力弱,动手能力弱。这一批评可谓一针见血,但我还想在“两弱”之后再加一个“差”,即自主能力差。这些都是当前的中国学生面临的困境,也是我们当前的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因而必须大力加强。
要想让学生有自主能力,关键取决于我们教师要敢于放手。目前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担心放手后学生自主能力弱,自控能力差,会出现种种副作用,其实不然。越不敢放手,学生的自主能力就越差;学生的自主能力越差,学习起来就越被动,越想找个依靠。这样以来,学生长期生活在“喂”与“靠”的环境中,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没有养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走上社会,他们便会在众多的事情面前不知所措。因此,我们的责任不是扶着学生走,而是交给他们一根棍儿,让他们自己拄着走,教他们自主自力,以便将来能适应社会。
为此,在处理语文教材时,就要克服过去由老师分析讲解,让学生被动接受的毛病,而由老师引导,由学生自主理解。比如,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可交给学生一份高考试卷,让学生依照高考试卷中的试题,以课文为材料自己来命一套高考模拟题。再比如,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讲课文,教师只当评委等等。
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主动接受有效知识的同时,老师还应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培养和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要树立创新意识,用自我创新的经历去启发学生。要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尝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把创新能力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之一。
参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活动,如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写作、课本剧的编导、学科兴趣小组的成立等;二是教学计划以外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报刊编辑、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等。动态语文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动”的概念。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做专家又做杂家
 
高考的大趋势已经突破了以往大文大理的模式,走上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以及文理综合的道路,文理渗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潮流。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多学科相互交叉、综合的趋势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综合化和个性化的教师正日益受到肯定和欢迎,教师的知识结构因而亟需更新和重组。
首先,动态语文教学模式需要语文教师有丰富厚实的学科知识,了解语文学科的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精通语文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做一个专家型语文教师。
动态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举一反三,就一篇文章,一个作家,一个观点或一个现象形成一个专题,集中相关的文章,进行研究性学习,然后让学生写出相关的学习心得或小论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能突破课文的知识层面,率先将视角投向课本以外,为学生作相关指导。如果语文老师自己的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面狭窄,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就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的“动”。因此,在精通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扩展自己的学科知识面,自觉钻研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努力让自己具有真正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和文化视野。
其次,教师应具备充分有效的实践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所具有的技术性、操作性知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尤其是动态语文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师,仅具有相关的学科 知识是不够的,他还要有为学生做演示的技能,如制作幻灯片,制作电脑课件 ,整理编辑有关的学习专题,制定动态的校本课程,录制示范课,声情并茂地朗颂优秀诗文,指导学生进行种种语文学习研究等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性和操作性。
特殊性知识由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所必须的知识构成,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这是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的更新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现代教育学的主流。不了解这一点,一味地沿袭旧有的教育模式,就会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直至被社会淘汰。同样,现在中学生的心理较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接受了许多新观念,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人生观,如果还用老眼光去看待这样的年轻群体,就会使师生之间产生隔膜,进而影响正常的教学。在更新教育理念,了解现代中学生心理动态的基础上,还要更新教学方法,这一点实质上就是转变教学思想在实践上的具体表现。
再次,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研究问题,做一个“杂家型”语文教师。
在当代科学知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下,在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日益融合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密切追踪当代科技、社会和文化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在“专”的基础上做到“杂”。如:
不断提高外语水平。语文教学与外语教学都属于语言教学范畴,两者在词汇、造句、语法、写作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二者互补,进行学科融合。此外,现代教育与外语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作为语文教师,不可不学习外语。
留意现代科技教育。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创新浪潮此起彼伏,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科技的发展同样也影响语文教学,如新词语的出现、新词义的界定、科技论文的阅读与写作等等,都与语文分不开。
掌握多媒体网络教育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这不仅是语文教师,也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语文教师如果能将枯燥的课文利用高科技手段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声音、图象、动画等音频和视频效果来取代单一的讲解,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出语文的“动态”教学的优越性。
关心社会热点。可以将语文学习与时政热点结合起来,进行国防安全教育、国情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升学与就业指导教育等,对这些专题性教育可以开办小讲座,让学生利用课余自己收集资料,自己撰写讲义,自己主讲。
总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动态语文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现在看来,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因为“一桶水”只是量的问题,体现不出质的要求。因此,我们还要给“水”加上一些定语,那就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冷热适宜、营养丰富、即可增长才干、又可净化灵魂的水。
 
三、要有较强的能力素质和良好的师德修养
 
动态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素质。
1. 较强的教学能力
包括如下几种能力:
① 教学设计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对教材的再创造能力。动态语文教学对教材的处理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法,它不照“本”宣科,以“本”为主,而是以“本”为媒介,将“本”与人生、社会、自然联系起来,由一篇文章引出一系列文章,进行积累性阅读、感悟性阅读、研究性阅读、科技性阅读和跨学科的阅读。全新的教学思路决定了全新的教学设计,如听音乐、看电影电视、上网、进图书馆、走上社会考察社会风貌、走进自然欣赏名山大川、考察风俗民情等,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都是教学设计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② 教学实施能力。有了好的思想和方法后,还有一个如何实施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反映了一个教师驾御和运作的能力,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③ 教学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以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为后盾的。视野宽阔,知识丰富,应变能力就强;视野狭窄,知识贫乏,应变能力就弱。教学应变能力强弱直接反映了一个教师头脑是否敏锐,是否善于接受新事物,是否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 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表达能力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语言表达能力好,教学效果就比较好,反之,效果就不好。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即席演讲,朗诵各类文章。
除上面列举的几种能力之外,教学能力还包括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等。
2. 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
21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著书立说,并吸取最新科研成果,同时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寓科研成果于教学实践中,做一个专家学者型的教师。为此,语文老师要善于总结自己先进的教学经验,总结自己的教改成果,在动态语文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然后再把实践演变成更先进的理论,推而广之,使之成为一种更先进、更完善、更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进行的课程、教材、教法、评价改革,召开的种种研讨会,立项的课题,出版的学术专著比较多,其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这也是执行动态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师需要借鉴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兼百家之长,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研究新的教育方略,才能使动态语文教学一步步走向成熟。否则,故步自封,画地为牢,不敢大胆地借鉴和吸收,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做文章,是很难做出一番成就的,甚至有可能会把动态语文教学引入一个死胡同。
也许有人会说,把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那不影响教学吗?诚然,教师应以教学为主,但教学与科研并不是矛盾的,一篇好的教案,一堂成功的教学设计,不都是教学成果吗?形成于文字,不就是科研论文吗?教学与科研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3. 较高的审美能力
中学教育的课程表上没有“美育”这一科目,但事实上人们对美的需求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的。有人把美育归到美术课和音乐课上,这是狭隘的认识,数学课没有美育功能吗?理化课没有美育功能吗?都有,只是你不善于发现罢了。数学中的完美的几何图形、黄金分割,物理中的自由落体、匀速运动,化学中的焰色反应等,不都包含有美的成分吗?至于语文课,美学成分就更多了。因此,语文学科是开展美育的最好的工具学科,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语文教师也应该是美学教师。因此,较高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素质。
4. 应具备的其他基本能力。如善于思考并善于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等。
动态语文教学除了对语文教师提出必要的能力要求之外,还对师德修养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首先,应热爱自己的专业,因为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充分认识教育事业的价值,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敬业精神,乐于从教,热爱学生,这是教师热爱专业的具体表现。
其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执教态度,并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再次,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众多教育家都曾指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信息化的时代,现代文明带来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心理负荷的超重。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对教师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兴趣广泛,情感丰富,个性和谐,乐于交谈,意志坚强,胸怀宽广,自控力强。同时,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探索,勇于创造。
当然,动态语文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不只以上三点,而要想真正掌握动态语文教学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以上三点是必不可少的。不转变教育观念,就不会有创新,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无法构建大语文教学体系,不具备必要的师德修养和能力素养,也就谈不上敬业、爱业,谈不上教学改革。
任何一种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阻力,有阵痛,有曲折,这就需要改革者要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要有知难而进的精神。我相信,只要各位同仁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动态语文教学”改革一定会结出更多更大的果实来回报社会。
 
编辑:李文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路6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