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新课堂与新课型(一)

新课堂与新课型(一)

2014年02月16日 21:29:51 访问量:745

如何改课型

郭 瑞

刚开始课改的学校,往往追求在一个课时内完成高效课堂的全部流程,有时会造成赶进度的情况。经过不断实践,不少学校将课堂的各个环节设置成不同的课型,避免了上述的“课堂并发症”。如何适应这种新课型?教材重整是一项重要工作。让新教材与新课型相匹配,通过单元化、模块化教学,保障新课堂的动静结合,这应该是开设新课型的重要支撑。

■嘉宾

孙铁龙(陕西省大荔县实验初中校长)

崔雪君(上海市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

肖俊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小学教学校长)

■主持 郭 瑞

1课型是固化了的学习流程

中国教师报:课改后,很多学校会设置一些新的课型,您的学校设置了哪些新课型,依据是什么?

肖俊芳:我们学校尝试了作文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新课型。开设新课型后,课堂的重点将从关注课堂流程过渡到研究学科内涵。学校有意识地加强了各学科的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从课型分析、学习目标、流程设计、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说课、议课、改课。

孙铁龙:课堂教学模式是课改理念的载体,也是实现课改理念的抓手。如果没有模式,教师和学校就无法把先进的理念演变成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模式的意义在于,让已懂得新课改理念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落实理念,把理念变成实践行为;让不懂或者不完全理解新课改理念的教师,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方法操作,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目标和课堂效果。

当然,固定的课堂模式是有其局限性的,是一种化复杂为简单的不得已的做法,是课堂形态的一种粗略概括和提炼,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学科,甚至不能适用于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之后,固定的课堂模式与课堂的多样性要求的矛盾愈显突出。于是,开设不同的课型,对课堂环节进行调整与取舍,就越来越有必要。

新课型是新课改理念与具体学科特征进一步结合的产物。当不同内容的每一节课都有具体而细腻的学习方法与之相适应时,理念将完全内化成教师的课堂行为,固定的课堂模式也将渐渐消失。

我们学校会组织各教研组研究本学科不同课型的模式运作,如语文学科开设阅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课等课型,数学学科开设概念课、应用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课型。

崔雪君:我们学校打造了“循环四课型”,即自主跟踪课、合作展示课、复习提升课、检测反馈课,用课型固化学习流程。

在自主跟踪课上,教师会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并且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自主跟踪课确保了每一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为后续的小组讨论、合作展示奠定了基础。

合作展示课以展示为主,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才智,拓宽了他们合作学习的渠道。在合作展示课上,全体学生聚焦黑板,生进师退。退在一旁的教师,关注展示的内容与进程,做课堂倾听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

复习提升课上,学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复习提升课的流程包括概括导入、展示目标,梳理知识、构建框架,自主复习、落实双基,达标练习、提升能力。

检测反馈课会结合学情,尽可能做到精练、有趣、实用,把固定练习和随机练习结合,个人练习和小组练习结合。

2预防“课堂并发症”

中国教师报:为了解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有的学校把各教学环节用不同的课堂形态固定下来。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肖俊芳:高效课堂运用导学案这一载体,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灵活运用学、展、点、练等形式,让学生享受一节具有学科内涵的课。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应该结合各环节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对课堂流程有效地取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学习。

孙铁龙: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3种,一是导学案的设计琐碎、复杂,二是学生培训不到位,三是教师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必须针对以上3个方面,对教师和学生予以指导和培训,强化教师对新课堂的驾驭能力、学生对新课堂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着手研究不同科目、不同内容对课堂流程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取舍,并固化成一般流程,在学校内推广、普及。

崔雪君:为了解决课堂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学校应该开展专题研究,建构基于不同课堂形态的、符合学科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课堂会逐步跳出固定的形态,走向行为自觉与文化自觉。

有些课堂教学改革不太成熟的学校,往往追求在一个课时内完成高效课堂的全部流程。这会导致有些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也会感觉到在一节课中总是在追赶着下一步流程的节奏,不能有效地保证每一个学习环节的真实与深入。这是课堂现状的普遍现象。

相反,在有些学校,自学、展示、反馈、达标,这些原本被认为应该在一个课时完成的步骤,有时会被设置成不同的课型来单独完成。这种做法能够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落实,也避免了上述的“课堂并发症”。

如果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有一项工作必须在课型改革前完成,即教材重整,打破教材上的教学顺序,重新组合、归类、分配。

3教材重整匹配新课型

中国教师报:在教材重整方面,你们是如何做的?

崔雪君:我校语文教学正在尝试“跨单元主题重组教学”的研究,即从大主题思想出发,按“整体感知—局部体验—整体感悟”的流程进行设计,采用“重组单元模块—呈现时代主题—补充时文阅读—沙龙分享交流”的步骤进行学习。

肖俊芳:对教材和教学结构进行重组和整合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整合,一方面取决于学校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引领,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素养和悟性。

学校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了“单元整合导学案的编写”、“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运用”、“课堂模式与模块教学的运用”等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每个课题有固定的负责人,负责人自主招募成员,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学期末,学校会依据课题组的展示内容,评选出优秀课题组,给予一定奖励。

孙铁龙:学校在改革与重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文科与理科的差别。文科的教材重整以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为原则,理科的教材重整以遵循学科知识的连续性与结构为原则。

4新课型保障动静结合

中国教师报:将课堂环节分割,也是学习过程动与静相结合的保障。在这方面,学校的实践效果如何?

肖俊芳:对课堂环节进行有效、合理、系统的分割,有助于课堂学习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本学期,学校将导学案分成预学、导学、评学3部分。

预学部分以静为主,教师会结合自学环节,依据学科特点,让学生了解课堂知识的重点、难点;导学部分以动为主,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会预设学生的疑难点和易错点,采取问题解析、表格对比、识图辨图等形式,将问题呈现在导学案上;评学部分以静为主,教师在设计检测题时,会覆盖预学、导学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在这个环节,将要完成基础题与拓展题的训练。

通过分割课堂流程,时间不够用的现象减少了,学科特点的融合度也提升了。当然,每个课堂环节的动静分割,只是相对的,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和对流程的设计。

孙铁龙:课堂模式是学习规律的提炼和外化,而新课型对模式的分割、调整与取舍,实际上是学科自身特点和学习内容对课堂学习方式的要求和影响,是学习内容细腻化、精确化的表现。不同学科的特点不同,课堂学习也应该有不同的操作细节和课堂表现。

崔雪君:我们学校会将课堂环节分割、提炼成以自主预习、自主建构、趋同优化、探究深化、加载内化为核心的5种课型。

自主预习强调与文本的对话;自主建构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趋同优化需要学生生成以学情为主导的“动态目标”;探究深化是基于“动态目标”下的对话,学生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加载内化是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

介绍几种新课型

王红顺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要全面掌握多种课型,比如自习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要进行学科课型研究,比如数学学科的概念课、计算课、应用课等,语文学科的阅读课、诗词课、作文课等,力争体现出学科内涵。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与高效课堂理念相吻合的新课型。

预习课。很多时候,学生的预习多数以学案的形式来呈现,产生了假预习和预习不扎实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根据学段和学科,施行预习课模式。以模式代替学案,让学生依据这种模式,通过自学,充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出自己的初步思考。预习课力求简单,便于学生照章预习,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教师可以给每名学生准备一本“预习簿”,让他们把预习的结果及时地记录在“预习簿”上,力争让“预习簿”成为学生自己编写的学案。

自习课。自习课与新授课同样重要,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足量的自习时间,最大限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自由度,解放他们的学习时间。自习课属于学生的,学生是自习课的主角,他们应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

在自习课上,做作业仅是学生的一项学习任务。在这段宝贵的时间中,他们要整理课堂笔记,要对原先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刍、梳理、归类,要修补自己的薄弱环节,要预习即将学习的下一单元,还要查阅资料、追本求源,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自习课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点燃读书欲望、校正不良习惯、强化学习定力、优化意志品质。

试卷讲评课。试卷讲评课的基本内容如下:教师对考试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分析,可采用统计图、统计表、成绩变化曲线等直观形式,同时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估、自我定位的多元信息;对错题采取自我订正、合作订正、重点展示、点拨订正的流程,教师讲评时,可以按照知识点、错题原因、思维类型等内容来进行分类,旨在对重要概念、原理、题型进行强化、变式训练,切忌采用对答案、一讲到底等传统形式;错题可采取四步订正法,即“寻找错题原因—独立订正—相同类型巩固—梳理知识点”;考试之后,要求学生围绕考试评估、努力方向、改进措施等内容进行反思。

评研课。评研课就是在考试之后,以小组的组间竞争、组内合作为前提,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小组之间进行评卷、点评、改进、再测等活动。

为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在这个基础上,把成绩接近的两组编成“对抗组”,在半学期或一学期内不作变更,形成竞赛局面。

复习课。复习课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学科知识特点和学生喜好,选择罗列法、表格法、比较法、知识树法、思维导图法等形式,进行知识交流;合作梳理解决问题的工具,进行思维方法和题型的总结;精学典型例题,重点内容为跨单元知识点的综合题型;达标检测、强化训练。

习题课。习题课的基本内容为:个人对错题本上的错题进行二次反思;小组围绕“知识点、易错点、易混点的辨析与梳理”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围绕“题型盘点、思维方法小结”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拓展;小组对子围绕速度训练、准确度训练、题组能级训练,相互出题检测。

作文评讲课。作文讲评课的基本内容为:学生自读教师修改后的作文,思考修改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看法点评教师的评语;通过互相交流批改后的作文,小组内评出最佳题目、最佳开篇、最佳结尾、最佳细节等奖项;合作研究典型作文病例;借鉴他人的优点,对作文结构、细节描写等出现不足的地方,加以修改或补充。  (作者系河南省原阳县阳光中学督学)

                                                                                         中国教师报 2014-1-15

编辑:范学鑫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路69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